发布时间:2022-09-12 10:32:2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朝有一番评价:"灭六国者, 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这个句子的描述虽非常简洁,但却深刻地说明了,秦朝乃至各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那就是朝代自身存在的问题。那"短命"的秦朝,它自身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呢?也许众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朝骇人的暴政,暴政的施加不仅使得民不聊生,而且也激发起了农民的反动情绪。不过,也许大家忽骨康蝮蛇木瓜胶囊多少钱一盒略了一点,那就是严酷暴政的目的是在维护皇朝的稳定,而且在汉高祖建立汉朝之后,秦国的不少暴政也被保留了下来,还有清朝的"十大酷刑"等等,这些都在说明暴政可能并不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1、秦的"暴政"传统
大家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秦朝的暴政并不是一日就建立起来的,它就像是一种传统,从秦国在七国中崛起时,就已经成为了秦的标签。
如果大家想想学渣与学霸的区别,也许就可以知道秦暴政的用意。如果你作为学校的一名学渣,那你的学生生活无疑是滋润的,因为你只需要按自己的意愿来完成自己的学业,根本不会感受到一丝学习与升学的压力。可如果你作为一名学霸,那你的学生生活将会使艰辛无比的,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也许你会放弃部分甚至全部的娱乐时间,可能你需要每天看上十个小时以上的书,也许你需要背诵上百篇的文章。试想下,将学霸的任务放于学渣上,对于学渣来说,无疑就是一种反人道的"暴政"。
回到古代,那时国家对于地方的管理往往是很难做到细致入微的,加之那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足,因而像偷窃、杀人等恶性事件是屡见不鲜的。如果国家不采取严厉的手段来治理这样的行为,那么国家的社会稳定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对于想要在战国中出人头地的秦国来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暴政"就应运而生。
就这样暴政作为秦国强国的一样武器,渐渐地成为了它的立国之本。所以说,秦国统一了六国之后,暴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因此,对于秦国的统治者来说,既然是秦建立的皇朝,那又怎么可以把秦的立国之本给舍弃掉呢?
由此可知,"暴政"根本就不是一种害人的武器,而是每一个朝代所必需的治国工具。
2、修长城,抗匈奴
秦朝的灭亡,除了是因为暴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劳民。在秦朝建立不久之后,统治者并没有明白到,可怜的百姓依然处于家园毁坏以及挨饿受冻的状态,便立即开始了修建长城这一宏大的工程骨康蝮蛇木瓜胶囊郑州源升公司。
由于工程浩大,因而需要庞大的劳动力,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自然而然要被征用。这必然会使百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不少百姓选择逃避劳役,这样的行为必然会违反秦朝的法例,与此同时残酷的惩罚就会施加到本就伤痕累累的百姓身上。这不就使得本就骇人的秦朝"暴政"更为可怕吗?
可是,对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来说,其中的厉害关系,他必然早已经看到,他之所以仍然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就是为形势所逼迫。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建立最初,稳定是其首要的问题。当时初生的秦朝,其所要面临的两个关乎国家稳定的因素是国内百姓以及边界。七国刚刚统一,大多百姓仍然流离失所,而且常年的战乱也完全摧残了当时的农业经济,所以秦朝的统治者必然会考虑通过恢复经济了稳定民心。可是,秦朝还要面对一个问题,那便是匈奴给予北方边境的巨大压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位于北方的秦、赵、燕三国已经开始在边界上修筑长城。所以,在秦朝建立以前,长城就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赵国灭国之后,其经营了几百年的长城已经破败不堪,因而此地成为了秦朝边防的薄弱之地。觊觎南方已久的匈奴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毕竟秦朝刚刚建立,其必然会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中,加上空虚的边防,这无疑是匈奴人发难的大好时机。
因此,这对于秦始皇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放弃修筑长城,而选择静养百姓,那必然会被饥肠辘辘的匈奴咬掉一大口;但是如果选择修筑长城,那百姓必然会因为残酷的徭役而表现出巨大的抵触力。但是在一个刚刚统一七国的统治者心中,国家的土地似乎大于一切。
秦始皇的选择虽然成功地抵御了匈奴,并且维护了国家土地的完整,但是沉重的徭役,使得国内频频起义,最终陈胜吴广的起义彻底搅动了秦朝的根基,数年之后,秦朝便被汉朝所取代了。由此,可以看出,秦政只不过是在沉重的徭役的基础上而变得残暴,而沉重的徭役又是秦始皇为了适应国家的需要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3、内部政权的朽化
秦始皇驾崩后,公子胡亥成为了秦二世。但是此时的胡亥并没有真正握有骨康蝮蛇木瓜胶囊网购请问怎么买大权,而真正握有大权的人则是赵高。赵高为了揽权,不但纵容秦二世沉迷于享乐,而且还结党营私,不断滥杀不服从于自己的朝臣。作为丞相的李斯必然会与之进行一场明争暗斗。
这样的背景下,使得秦朝出现了朝廷内部权臣忙于内斗,皇帝又毫无作为的现象。加之,赵高滥杀反对自己的朝臣,使得秦朝的统治越渐腐朽,对百姓的压迫也越渐残暴。这样也难怪区区一位农民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能起到强大的号召力。虽然,秦朝很快就平定了陈胜的起义,但是陈胜的行动却让六国的旧贵族真真切切地看到,秦朝内部的腐化。
作为秦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李斯,也因为赵高的迫害而被残酷腰斩。自此,秦朝彻底滑向了深渊,同时六国贵族也坚定了复国的信念。此消彼长之下,秦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综上,秦朝的暴政本身并不具有任何问题,其之所以会伤害到百姓,只是由于秦朝统治者忙于边境的防御,而放下了人民的安危。而作为后人的司马迁,也在《史记》中写道:"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可见秦朝的政策并没有严重的错误,其甚至还作为了后人建立制度的参考。最后,明代思想家李贽甚至将秦始皇誉为"千古一帝",所以说大家没准真的错怪了他。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
田余庆.《秦汉史》
《过秦论》
《太史公自序》
黄仁宇评价秦始皇